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》規定“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”。推廣普通話并不是不讓說方言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語言政策。
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,也是漢民族的標準語,是我國占主導地位的語言。推廣普通話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,有利于全國文化素質的提高。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,由于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種種原因,經過幾百年的歷史,它的流通范圍越來越大,影響也越來越大,逐步上升到民族共同語的地位,而方言只是處于從屬地位的一方之言。
推廣普通話并不是要消滅方言,而是要在會說方言的基礎上,還要會說民族共同語。推廣普通話總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場合和公眾交際的場合講普通話,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場合講方言。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是有重點、有步驟地進行的,并不是一刀切,也不是所有場合一律不讓說方言。以學校為例,首先要求語文課用普通話,然后提出各科教學都用普通話,使普通話成為教學語言,繼而再要求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。即使是這樣,也允許師生在校外的非正式場合講方言。有人提出“在家也要說普通話,不能講方言”。當然,在家里愿意講普通話更好,可以更快地提高普通話水平,但是,我們并不強迫人們這樣做。必須指出,這種不切實際的口號容易引起方言區人們的反感,并不利于推廣普通話工作的順利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