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社會生活中,不同的行業、部門,不同職業的人所需要的用字量是不同的;在學校教育的不同階段,也需要規定不同量的識字標準。因此,漢字的字量標準就不能只有一個,而應該有不同的層次和類別。就用字來講,首先應該區分出常用字和通用字。
常用字就是經常使用的,閱讀一般報刊書籍必須掌握的字。但“經常使用”只是一個模糊概念,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,根據不同的需要,“常用字”概念的內涵也時有變化,即使是同樣的內涵,其所收字與收字數量也會不同。
通用字的范圍比常用字大,它是指一個時期的出版印刷、辭書編纂和漢字信息處理所需要使用的漢字?,F代漢語通用字則是指現代所需要使用的漢字,它不包括很生僻的、專門用于去漢語的用字,也不包括專業用字。根據對文字資料的統計,從商代到現代,一般使用的漢字數量沒有顯著的變化,可能一直在五六千左右。近年來制訂的具有通用字表性質的漢字標準,基本上維持了這一數目。如《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》收字6196個,國家標準《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表》收字6763個。根據近年來實際使用的情況,國家語委在1988年研制成的《現代漢語通用字表》,共收字7000個。